《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文章标题:丽江极低频观测背景变化及基于视电阻率的地震异常回溯分析

文章作者:范晔1, 韩盈1, 韩冰2, 王立凤2, 汤吉2
关 键 字:极低频电磁;丽江地震台;背景变化;震例回溯;异常识别
文章摘要:为获取地震发生更全面的电磁异常信息,我国建设了多参量、宽频带信号的极低频地震电磁观测台网。因其数据格式复杂,数据量庞大,之前多年监测数据未能在地震预报工作中得到持续使用。本文以云南省丽江地震台为例,介绍极低频台站观测数据产出及背景变化特征,并利用视电阻率形态法对台站周边中强震进行回溯性分析,有以下几点发现:①由丽江地震台电磁场功率谱随频率的变化可知,5个分量变化形态相似,水平电场在同一数量级发生变化,水平磁场亦是如此,但垂直磁场强度较低;②由丽江台电磁场功率谱随时间的变化可知,5个分量同步显示出“夏高冬低”的一年周期性;③由丽江地震台视电阻率和相位随频率的变化可知,丽江地下介质电性结构复杂,低频(深部)电阻率值偏低,视电阻率和相位在0.1—100 Hz频段较为稳定;④由丽江地震台视电阻率随时间的变化可知,视电阻率呈“夏低冬高”的年变化形态,且随着频率增大,年变特征越明显;⑤在中强震前或发生过程中,丽江地震台视电阻率大多有脉冲式增大、加速下降/上升、年变畸变等异常现象出现,且中高频段异常现象显著。极低频台网的建设实现了对地下介质电性结构和电磁场的动态观测,提高了与地震活动有关的电磁异常识别和捕捉能力。本文针对丽江地震台基础数据的分析和对历史震例的回溯,总结了不同地震事件中视电阻率在不同频段的变化特点,有利于有效识别与地震有关的电磁异常,可为极低频数据在震情跟踪会商中的应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