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文章标题:江淮地区地震精定位及b值随深度的变化研究

文章作者:沈小七 姚大全 陈安国 郑海刚
关 键 字:双差定位;震源深度;b值;应力降;江淮地区
文章摘要:

使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利用安徽及邻省50个地震台站记录的1976年到2008年的551次ML≥2.3地震,其中初始定位有205个无深度数据,包括数字化资料和传统的模拟资料,共5 464条P波走时资料。经重新定位后得到其中468次地震的基本参数。重新定位结果显示了本地区较精细的震中分布图像和震源深度剖面图像,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6—10 km,平均深度为10 km,部分震中位置与震源深度变化较大的地震向断裂带靠近。基于地震精确定位结果, 系统地计算了不同深度段的b值,发现研究区b值随震源深度的增加具有系统减小的趋势, 且在地壳10 km左右的减小趋势最为突出。表明江淮地区的地壳分层结构相对明显,在地壳浅部 (0—10 km)以小震为主,大地震较少,故b值高;而在深处(10—25 km),大地震相对较多,b值减小。这一现象的背后物理机制可以从地壳介质复杂程度与应力状态的变化得以解释,破裂易于在地壳介质相对均匀、岩石静压力较高的地壳深处成核形成大地震。推测江淮地区未来强震多发生在10 km以下的地壳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