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2(2): 137-138
DOI:10.3969/j.issn.1003-3246.2021.02.031
基金项目: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课题(项目编号:3JH-2021051)
作者简介:苏维刚(1989-),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定点流体资料分析研究工作。E-mail:liuwbst@163.com
参考文献:
车用太,鱼金子,黄振义等. 唐山大震地下水位前兆场的特征及其形成与演化模式[J]. 地震,1994,(Z1):33-39.
冯德益. 地震前兆三阶段发展过程的观测结果与理论(英文)[J]. 地震研究,1983,6(2):211-226.
李丽,张国民. 前兆场动态演化与强震成组活动[J]. 中国地震,1999,15(4):18-31.
陆明勇,牛安福,周峥嵘. 强震中短期阶段断层活动时空演化特征的讨论[J].地震,2003,23(4):1-9.
梅世蓉,冯德益,张国民,等. 中国地震预报概论[M]. 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241-263.
沈旭章,周元泽,张元生等.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结构变化的地球动力学意义[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5):2 273-2 282.
宋治平,薛艳. 北中强地震前兆特征研究[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袁道阳. 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特征与时空演化[D].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3.
周民都,吕太乙,张元生,等.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构造背景及地壳结构研究[J]. 地震学报,2000,22(6):645-653+672.
张小涛,刘杰,宋治平等. 汶川MS 8.0地震的前兆异常时空演化过程及其力学分析[J]. 地震,2018a,38(2):72-83.
张小涛,宋治平,李纲. 九寨沟MS 7.0地震的前兆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分析[J]. 中国地震,2018b,34(4):772-780.
Scholz C H. The Mechanics of Earthquakes and Fault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